在八一建军节的光辉映照下,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98载峥嵘岁月。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,退役军人乃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,当激昂军号的回响逐渐融入日常的坚定步履,当鲜明的迷彩印记悄然嵌入公路的烟火日常,我们在新的领域续写着不凡篇章。
于我而言,军旅生涯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,在部队,严寒酷暑考验着我的意志与体力,极限训练与血火洗礼,铸就了如今坚韧不拔、无私奉献的我。军营让我从懵懂青年成长为坚毅铁汉,锤炼出不怕苦、不怕累、不怕流血牺牲的品格。如今,公路养护队伍里还有许多像我一样的退役军人,有的曾在边疆站岗,有的参与过重大军事行动,尽管大家服役经历不同,但在军营中养成的铁汉精神却是一致的。那就是永葆革命军人本色,坚定信念,爱国奉献,在公路养护领域,服从组织、听从指挥,以军人的果敢与坚韧,完成每一项艰难险重的任务。
退役不褪色、退役不退志,在公路养护岗位上,我们继续发光发热。夏日,柏油路面温度飙升至五六十度,汗水浸透衣衫,晒干后留下一圈圈盐渍;冬日,顶风冒雪铲除积冰,全力保障车辆通行安全。面对水毁抢通等紧急任务,我们第一时间奔赴现场,分工协作,搬沙袋、填土方、指挥交通,连续奋战数小时,直至修复路基、恢复公路畅通。清扫路面、修补坑槽、疏通边沟,巡查公路,更是我们日复一日的坚守。在公路养护岗位上,我们将军营的纪律性和责任感始终延续,公路就是“阵地”,守护公路安全,就是我们永恒的使命。
时代浪潮奔涌向前,我们这群退伍军人也在公路养护的赛道上加速成长。曾被贴上“莽汉”标签的我们,如今正以“绣花功夫”重塑自己——从路基缝隙的毫米级填补到标线施划的厘米级校准,把“高质量养护、高水平安全”的要求绣进每道工序。养护一线,烈日下用探杆排查路面病害,把部队的侦察技能转化为隐患识别的“雷达”;标线班组,反复调试热熔涂料温度,让每道标线都成为精准的安全指引;技术创新岗,带着油污的双手改装出智能养护机械,让效率提升;应急值班室的灯火彻夜通明,暴雨中15分钟完成抢通部署;机械操作间里,退伍老兵带着“新兵”钻研液压系统,把装甲车操作经验嫁接到摊铺机上。从机械盲区到数据模型,从体力冲锋到技术攻坚,这群争当“兵王”的老兵,正用军人的精度与韧性,让每条公路都成为时代进步的见证。
从军营绿到养护橙,颜色变了,但那份坚守岗位、尽职尽责的精神没有变;从保家卫国到守护公路,职责变了,但那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变。这个“八一”,让我们向这些可爱可敬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,感谢他们的坚守与付出!(曹伊帆、曹彦祥)